作者: 王富剛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0-12-23 09:56
人常說,閨女是媽媽的貼身小棉襖,單縣高老家鄉高老家村村民韋安華卻成為公婆的貼身小棉襖。多年來,她對公公婆婆細心呵護,無怨無悔,高老家村的村民都說她這兒媳婦勝過親閨女。
1995年12月,韋安華走進了婚姻的殿堂,成為高家的長媳。 丈夫家是一個公公、婆婆、小姑、小叔組成的大家庭。公婆的厚慈仁愛,小叔、小姑的調皮可愛,給小華帶來了無比的幸福和溫暖。1997年4月,一個小生命的誕生,給這個幸福和睦的家庭帶來了更多的歡樂。
1999年7月,公公突發急性闌尾炎住進了醫院,這個和諧、幸福、寧靜的家庭被打亂,在家一向做主的公公住院后,全家人不知所措,只知道著急,婆婆一時沒了主見。公公躺在醫院的病床上經歷著病痛,丈夫出差地較遠,小叔和小姑家住外地,和婆婆住在一起的安華在心里默默認定,自己作為長媳,要更多地承擔起孝敬公婆、照顧家庭的重任。
她每天醫院、家庭兩地奔波,積極做好全家人的思想工作,全力以赴配合醫生給公公治療。她端屎端尿,洗衣做飯,忙里忙外,婆婆看著兒媳累得實在夠嗆,主動要求分擔兒媳一些家務,被小華婉言拒絕:“媽,您就指揮我們干活,別把您再累壞了,一家人可怎么辦啊?”在醫務人員的精心治療下,公公很快就康復出院。婆婆把自己壓箱底的陪嫁飾品,拿出來送給安華,以示對兒媳付出的褒獎。
2019年10月,70歲的婆婆高燒不退,渾身打顫,醫生診斷為急性胃腸炎,需要立即住院治療,住院治療需要幾千元的治療費用。由于村里城鎮化改造,剛湊齊了房子款,婆婆的治療費用卻沒有一點現錢。怎么辦?她偷偷和丈夫商量,托人將自己結婚時買的金項鏈、金戒指、金耳環拿到城里賣掉,丈夫哭著說:“小華,我就是借錢也不讓你把三金賣掉。”在小華的一再哀求下,加上好心鄰居的幫忙,湊齊了婆婆的治療費用。此事婆婆知道后,感動得婆婆逢人就說:“安華就是我的親閨女!”
“高家人對我的好,我記在心上,使我學會了感恩。婆婆年紀大了,一定要順著她,讓她有一個開心快樂的晚年就是我這個做兒媳的心愿。”韋安華深有感觸地說。每天早晨,安華起床后的第一件事,就是為婆婆端洗臉水擠牙膏。為了讓婆婆多吃點飯,保證充足的營養,韋安華還變著花樣為婆婆準備各種吃的,在陽光充足的時候,她總是把婆婆帶到屋外曬太陽,呼吸新鮮空氣。
日常生活中對于婆婆公公不理解的事情,老兩口有時會發發牢騷和脾氣,韋安華總是以笑臉相迎,耐心地聽老人傾訴。伴隨著年齡的增長,老兩口的胃口和性格也變得“矯情”起來,她就像對待孩子一樣,經常給老人買新衣服,哄他們開心。為了讓老人住得舒服,她定期拆洗床單和被褥。婆婆有全身發癢的毛病,她從不嫌棄,用手直接給婆婆撓癢癢,有時婆婆心情不好會拿安華出氣,發點牢騷。雖然受了不少委屈,但她沒有絲毫責怪婆婆。小姑對嫂子說:“俺守著娘24年,也沒能像嫂子這樣孝順過,你就是俺的‘親姐姐’呀!”
韋安華是一個兒媳婦,同時又是一個婆婆,她和婆婆關系很好,而她和自己兒媳婦的關系更好。韋安華理解做父母的不易,她堅信家和萬事興的道理,自己孝順公婆,以身作則,讓孝善敬老的家風輩輩相傳。
通訊員 謝 麗 郭 峰 記者 王富剛